-

10月21日上午,由遵义市教育体育局主办,湄潭县教育体育局承办的遵义市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暨“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首站在湄潭正式启动。遵义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遵义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刘先逊出席活动并讲话。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刘先逊说,教育家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相结合,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开阔的国际视野,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我们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强教强师提供了重要遵循。希望广大教师:立师德之魂,筑牢精神坐标;强育人之能,锻造过硬本领;担示范之责,维护教师形象。

刘先逊指出,本次宣讲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实际行动。期待15名优秀教师的有精彩宣讲,让教育家精神在这片红色教育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激励更多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合力。

“教育底蕴浓厚,尊师氛围浓郁!”湄潭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进世在致辞时说,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七年,竺可桢、苏步青、李政道等54位两院院士在此潜心科研教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湄潭县委、县政府累计表扬先进集体30个、优秀个人906个,尊师重教逐渐蔚然成风。希望各学校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生动实践,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希望广大教师以此次宣讲活动为契机,从教育家的思想与事迹中汲取力量,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躬耕教坛潜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启动仪式上,刘先逊为宋燕、曹雪、刘利军、廖明亮、谭云艳、罗伟、袁维、曹光林、谢奎、王跃敏、石慧芬、蒋勃、成丽萍、刘亮等宣讲团成员颁发了聘书。

宣讲活动中,5位宣讲团成员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鲜活的故事,分享了他们在教育一线上的实践与思考,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倾情伴读,润心育人!”来自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教师曹雪说,她很幸运,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堪称“学高、身正”的良师。所以,她也要像恩师一样,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所带的班级都被命名为“翅膀”,就是想为孩子们打造一对坚实的翅膀,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展翅翱翔。在她看来,“爱”,是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要尽最大努力到每一个孩子家入户家访,用实际行动去了解、体贴、关爱孩子。

赤水市葫市中学正高级教师袁维,是“全国模范教师”和贵州省“黔灵名师”。他分别以科学探究、社会实践、课题研究、实践研究4个生动故事,讲述了他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探索生命的奥秘,让生物实验在乡土生根的从教经历。他说,每一次简陋却用心的本土实验,都会成为一颗倔强的种子,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中,深深向下扎根,最终向着科学的天穹,奋力生长。

“以仁为怀,酿造特殊儿童未来!”仁怀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罗伟在分享时说,当“不可能”成为“可能”,可见教育之力,足以撼动命运的磐石。我们坚信,每个特殊孩子都是未被解读的宇宙。他会为一个孩子终于能自己系好鞋带而高兴,也会因为操场上那声清脆的“罗校长好”而眼眶发热。这条路走的人不多,有时候也会觉得孤单,但每当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就觉得坚守被需要非常值得。今后将继续用匠心守护好每一颗星星,让他们闪闪发光。

贵州航天工业学校高级讲师刘亮,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获得者,她在“匠心筑梦 技能点亮人生”主题分享中,讲述培育两名职教学子从“新手”变“高手”的故事,让大家感受了职业教育“魔力”。从教二十年,她和孩子们拿过30多个奖,搞出6个专利直接服务教学。最让她骄傲的,不是奖杯,而是学生发来的消息:“老师,我上大学了!”“老师,我带徒弟了!”“老师,我当车间主任了!”

来自遵义市第十二中学党总支书记宋燕以《平凡“小人物”的不凡传承与坚守》为题,分享了学校几位老师的躬耕教坛的感人故事。对于什么是教育家精神?她认为,是十二中校园里发生着一切:是与学生的每一次温暖的对话,是给予学生每一个温暖的眼神,是满怀纯粹、投身教育的点滴。他们这一群“小人物”,将继续守好这片教育的沃土,支撑起每一个孩子的梦想,让每个人、每个家庭看到希望。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几位优秀教师用坚守和行动着践行教育家精神,其从教经历和生动育人故事,让他们深受教育和启发。今后,将在这些优秀老师精神的感召下,用知识之光、希望之光、传承之光,点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让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遵义市教育体育局人教科相关负责人,湄潭县教育体育局领导班子及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主要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共计300余人到场聆听了这场感人肺腑的宣讲活动。
特约通讯员 余姣姣
贵州教育报记者 周朝义 李秀锦
编辑 杨睿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