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张闻天探询王稼祥,我军3万精兵如何战胜数十万强敌之谜

遵义 更新于:2025-09-15 08:09
  • 59年的猪猪
    新中国成立后,张闻天问王稼祥:我始终想不明白,我军只有3万人马,凭什么能战胜几十万强敌?王稼祥得意一笑:“就凭毛主席的一副对联!这可是我军战胜强敌的一大法宝!”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的转折点,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张闻天系统指出问题,周恩来支持调整,王稼祥明确赞成毛主席观点。
    会议决定取消博古、李德最高指挥权,成立毛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行动。这次会议后,张闻天取代博古负总责,毛主席成为军事指挥帮手。
    长征初期,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突破敌人封锁线,强渡湘江,损失过半,但会议后调整策略,避免硬碰硬。毛主席提出运动战思路,四渡赤水就是典型例子,红军多次渡河迷惑敌人,变被动为主动。以少胜多靠灵活机动,避开主力,转向弱点打击。
    通道会议上,毛主席说服大家转向贵州,避免湘西重兵。黎平会议决定建黔北根据地,加速前进。遵义会议前,毛主席、张闻天、王稼祥多次商议,准备批评提纲。
    这些调整让红军保存实力,逐步扭转局面。王稼祥在会议中支持北上方针,避免内部冲突。红军通过这些会议,确立正确路线,面对敌众我寡时靠战略转移取胜。
    长征中红军翻越老山界、雪山,过草地,经历各种险阻。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仗,红军战士爬铁链夺桥,确保部队通过。进入川西北后,过雪山时部队步履艰难,但坚持北上。草地行军泥沼深陷,士兵互相扶持前行。毛主席军事思想强调保存力量、以逸待劳,知退存进。
    这些思路在实践中证明有效,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出其不意,多次变换方向,甩脱敌人尾随。金沙江渡河后,进入草地召开紧急会议,毛主席说服反对声音,确立正确路线,为北上创造条件。红军从三万多人起步,长征结束时虽损失大,但到达陕北后壮大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这套思想帮助红军发展成八路军、新四军,平型关战役就是以少胜多的例子。长征后期,红军穿越甘陕边区,到吴起镇主力会师。这些过程靠严格纪律和坚定执行,红军避免骄傲急躁,领导带头做事。
    毛主席在行军中反复向王稼祥、张闻天等说明分析,强调警惕和团结。张闻天见证了如何用雄辩驱散迷茫,王稼祥则在政治部推动士气提振。整个长征两万五千里,红军靠这些方法走过险阻,赢得革命胜利。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