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衣18226489
遵义会议时,王稼祥主动找到毛主席说:“我看不得行,要不你出来领导大家干得了”,毛主席说:“干我是很想干,可是票不够哇!”王稼祥说:“没事,我给你拉拉选票去”。
长征路上,红军面临生死关头,领导层决策频频出错,眼看队伍就要崩盘。这时,王稼祥挺身而出,私下找毛泽东谈心,力挺他上位指挥。可毛泽东担心党内票数不足,王稼祥拍胸脯说帮拉票。这关键一票,到底怎么投出的?
说起遵义会议,得先从长征的苦头说起。红军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本来是战略转移,结果因为领导层瞎指挥,湘江一战损失过半,队伍从八万多人缩水到三万不到。大家心里都憋着火,觉得再这么下去,革命就完了。
王稼祥早年留学苏联,学了马列主义,回国后干宣传和政治工作,在苏区当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毛泽东指挥反围剿打得挺顺,但宁都会议后被剥了军权,只能管后勤和政务,也伤病缠身,两人都在中央纵队养伤。
长征进入贵州后,红军转战山区,地形复杂,敌军追得紧。通道会议上,大家开始议论指挥问题,王稼祥和张闻天他们几个先开了小会,决定推毛泽东负责军事。周恩来也支持,因为他作为军委主席,看清了李德那些洋顾问的错误。
黎平会议定下北上方针,避免和国民党主力硬碰,这是关键转折。王稼祥伤重,但脑子清醒,他知道光开会不行,得有实打实的票数支持。遵义会议前,他和聂荣臻他们聊得火热,两人关系铁,王稼祥直言不讳说当前路线不对,得换人领军。
这段时间,王稼祥没闲着,挨个找可靠同志谈心,分析过去战役的得失,指出博古李德忽略中国国情,只照搬苏联模式的下场。说白了,这不是个人恩怨,是为了救党救军,大家都明白这道理。
遵义会议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在贵州遵义一栋普通民房里开会,参加的有二十来人,包括中央领导和军委成员。
王稼祥发言时,直指军事决策的瞎指挥,强调中国革命得靠本土经验,不能生搬硬套。他建议改组中央机构,让毛泽东进常委,负责军事。这话一出,会场安静了会儿,然后多数人附和。张闻天也发言,支持王稼祥的观点。
会议开了三天,最后决议通过,取消博古李德的指挥权,成立以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为首的军事小组。毛泽东后来多次说,王稼祥投了关键一票,没他不行。会议后,红军摆脱被动,进入反攻阶段,这转折对中国革命来说,等于捡回一条命。
